閥門鍍鋅的工藝流程需根據鍍鋅方式(熱浸鍍鋅或電鍍鋅)有所差異,但核心均圍繞 “表面預處理→鍍鋅→后處理” 三大環節,以確保鋅層均勻、附著牢固且耐腐蝕。以下是兩種主流工藝的具體流程:
一、熱浸鍍鋅(適用于鑄鐵、碳鋼閥門,鋅層厚且耐腐蝕性強)
- 脫脂除油
將閥門整體浸入堿性除油劑(如氫氧化鈉溶液)中,通過 60-80℃熱水循環清洗,去除表面的機油、防銹油及加工殘留油污,避免油污阻礙后續鋅層附著,時間通常 10-30 分鐘,直至表面水膜連續不破裂。
- 酸洗除銹
采用 15%-20% 的鹽酸或硫酸溶液浸泡閥門,溶解表面氧化皮、鐵銹及銹蝕產物,同時對金屬表面進行微蝕刻,增強鋅層附著力。酸洗時間 5-20 分鐘(視銹蝕程度而定),結束后用清水沖洗殘留酸液,防止過度腐蝕。
- 助鍍處理
將閥門浸入含氯化鋅、氯化銨的助鍍液(溫度 60-80℃)中 1-3 分鐘,形成一層均勻的氯化物薄膜,隔絕空氣避免二次氧化,同時降低鋅液與基材的界面張力,確保鋅層均勻覆蓋(尤其閥門內腔、螺紋等復雜部位)。
- 熱浸鍍鋅
撈出閥門瀝干后,立即浸入 440-460℃的熔融鋅液中,保持 5-15 分鐘(根據閥門厚度調整),使基材表面金屬與鋅液發生反應,形成 “鐵 - 鋅合金層 + 純鋅層” 的復合鍍層(總厚度通常 50-100μm)。浸鋅過程中需晃動閥門,排出內腔氣泡,避免出現漏鍍。
- 冷卻與修整
取出閥門后自然冷卻或水冷至室溫,去除表面鋅瘤、毛刺(可用銼刀或高壓水槍清理),檢查螺紋孔、密封面等關鍵部位是否被鋅層堵塞,必要時進行機械修復。
- 鈍化處理
將閥門浸入鉻酸鹽溶液(如六價鉻或三價鉻鈍化劑)中 1-3 分鐘,在鋅層表面形成一層鈍化膜,提升耐蝕性并增強光澤度,最后用清水沖洗并烘干。
二、電鍍鋅(適用于精密閥門、小口徑閥門,鋅層薄且表面光潔)
- 前處理(脫脂→酸洗→活化)
- 脫脂:采用電解脫脂或有機溶劑(如汽油)清洗,去除油污,適合精密閥門避免堿液腐蝕;
- 酸洗:用 5%-10% 稀鹽酸短時間浸泡(1-5 分鐘),去除輕微銹蝕;
- 活化:浸入稀硫酸溶液(1%-3%)活化表面,確保導電良好,為電鍍做準備。
- 電鍍沉積
將閥門作為陰極,鋅板作為陽極,共同放入含氯化鋅、硫酸鋅的電鍍液中,通直流電(電流密度 1-5A/dm²),使鋅離子在閥門表面放電沉積形成鋅層。根據所需厚度(通常 10-30μm)控制電鍍時間(10-30 分鐘),并通過攪拌或移動閥門確保鍍層均勻。
- 后處理(出光→鈍化→封閉)
- 出光:用稀硝酸溶液快速清洗,去除表面氧化膜,提升鋅層光澤;
- 鈍化:同熱浸鍍鋅,形成鈍化膜(彩色鈍化或藍白鈍化,根據外觀需求選擇);
- 封閉:對要求高的閥門,可浸涂有機封閉劑(如硅烷),進一步增強耐蝕性。
兩種工藝的核心差異在于:熱浸鍍鋅鋅層厚、結合力強,適合戶外、地下等重防腐場景;電鍍鋅工藝更精細,適合對外觀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閥門。最終需根據閥門材質、應用場景及防腐需求選擇適配工藝。